您現在的位置:
首頁
/
/
/
分布式智能電網的意義與概念內涵

分布式智能電網的意義與概念內涵

  • 分類:最新公告
  • 作者:
  • 來源:魚眼看電改
  • 發布時間:2022-05-06
  • 訪問量:0

【概要描述】北極星輸配電網訊:2022年4月26日,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提出:“發展分布式智能電網,建設一批新型綠色低碳能源基地,加快完善油氣管網?!?

分布式智能電網的意義與概念內涵

【概要描述】北極星輸配電網訊:2022年4月26日,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提出:“發展分布式智能電網,建設一批新型綠色低碳能源基地,加快完善油氣管網?!?

  • 分類:最新公告
  • 作者:
  • 來源:魚眼看電改
  • 發布時間:2022-05-06
  • 訪問量:0
詳情

北極星輸配電網訊:2022年4月26日,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提出:“發展分布式智能電網,建設一批新型綠色低碳能源基地,加快完善油氣管網?!?/span>

那么分布式智能電網提出的意義與概念內涵是什么?這里我們做一些民間解讀,供大家參考。

一、分布式智能電網的提出背景

在分析之前,我們需要注意到一個信息,那就是“分布式智能電網提出的位置,是放在一批綠色低碳能源基地之前的,這背后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。

綠色低碳能源基地,我們認為主要是2021年國家提出的“9+5”建設方案,即:9大清潔能源基地,包括松遼、冀北、黃河上游、黃河幾字灣、新疆等;以及5大海上風電基地,包括廣東、福建、浙江、江蘇、上海。

那么為什么“分布式智能電網的提法,要放到綠色低碳能源基地之前?

其實是集中式清潔發電項目所面臨的根本矛盾所導致:即大電網的消納能力和消納水平,與全系統獲得成本之間的矛盾。

所謂“全系統獲得成本,即一度電從發端開始,安全、穩定、可靠、按需地輸送到負荷末端,所需投入的全部成本之和。過去我們過于關注風光發電的邊際成本降低,已經低于火電的邊際發電成本,而且基地規模越大,邊際成本越低。

但是對買單的終端用戶來說,關注的是全系統獲得成本,即在負荷側最末端獲得一度電,所需付出的成本。約等于“邊際發電成本+邊際輸配電成本+邊際用戶內部成本。

消納能力是電力系統的穩態容納能力,比如電網輸電能力、系統調節水平等;消納水平是系統的動態容納能力,比如并網技術性能、調度運行水平等。

由于風光資源的間歇性、波動性、隨機性等特點,一方面需要建設遠距離輸電線路(比如9大清潔能源基地);另一方面需要配置大量調頻、調峰資源(儲能、靈活性火電、氣電、水電),使得邊際的輸配電成本大幅度抬高,導致在市場水平上體現出綠色電力的全系統獲得成本較高,反過來制約了集中式清潔能源的發展。

而且應該看到的是,對于已經是復雜巨系統的“含特高壓的輸電網絡來說,綠色發電容量的增長,與解決制約的應對成本,將呈現指數級的非線性關系。

所以我們認為,風光大基地的外部制約因素,已經受到了決策層的高度重視,所以才以更靠前的位置,提出建設“分布式智能電網的說法。

二、分布式智能電網的核心意義

而分布式能源則較好的適應了這種情況,即在“最靠近負荷的地方,就近實現消納。因為最靠近負荷的地方,消納所受的制約最?。ㄊ∪チ诉呺H輸電價格,以及絕大多數的邊際配電價格),而零售價格最高,因此回報率最高。

但是以分布式光伏為主的分布式清潔能源,同樣存在“間歇、波動、隨機的問題,而且還存在高滲透率的分布式光伏、影響公共配電網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問題。所以需要在分布式這個層級上,形成更加自洽、更加智能、更加互動的源網荷儲充的新型配電系統,我們把這種新型配電系統理解為分布式智能電網。

我們可以認為,要實現“碳中和,需要構建以新型電力系統為核心的新型能源體系;在新型電力系統的架構中,集中式清潔能源和分散式清潔能源將各自發揮重要作用。

集中式清潔能源作為能源生產端,需要耦合到集中式、遠距離、大型電力網絡中,形成集中式電力大系統,這是一種新型電力系統,也受到輸配電網絡的安全穩定邊界制約,而且越集中、發電容量越大,這種制約就越強烈,抬高了全系統獲得成本。

另一種新型電力系統——分散式智能電網,由于其小、快、靈的特點,避免了對大電網的制約,甚至會對大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重要支撐,且過去的發展一直受到阻礙,但在未來的電力市場條件下,獲得更多發展機會,因此更加值得關注,甚至于要比集中式清潔能源基地更為重要。

三、分布式智能電網的含義

我們認為,分布式智能電網的分布式,表現為三個層次的含義:

層次一,大量接入分布式電源的智能電網

這個大量接入的電網,可以是智能微電網,也可以是主動式配電網,其核心特點是分布式電源,尤其是可再生的分布式能源占比很高,某些分布式智能電網甚至可以做到任何時段100%可再生分布式能源滲透(完全自治型微電網)。

層次二,在物理空間上大量分散的智能電網

在一個較大的區域(比如城域)內,大量存在上述的分布式智能電網,這些智能電網之間存在水平協作(同一電壓等級)和垂直協作(不同電壓等級),形成更大范圍的分布式智能電網。

層次三,在邏輯空間上匯集大量分散資源的智能電網

這個分布式智能電網更接近高級版虛擬電廠(VPP 3.0)的概念,就是跨越不同管理邊界、不同產權邊界的各類配電網或者微電網,以信息流+電流+控制流三流合一的方式,將微電網或者各類可調度的分布式電力資源進行匯聚,實現邏輯上的分布式智能電網。

四、分布式智能電網的物理內涵

那么分布式智能電網和微電網有什么區別?從廣義的角度,我們認為基本是一樣的,但是從狹義的角度,我們認為存在側重點的一些細微差異。

從配電網的電壓等級來看,大致可以分為四個層級:

城市級的公共配電網(主要電壓等級在35kV以上)、園區級的公共配電網(主要電壓等級在10kV)、用戶側中壓配電系統(主要電壓等級在10kV)、用戶側低壓配電系統(主要電壓等級在0.4kV及以下)。

就過去的項目總結來看,多數的微電網項目是以園區公共配電網為主,配置源網荷儲形成的,也有部分用戶私有的微電網系統,主要是10kV及以上的系統居多。但是分散式智能電網系統,我們認為有兩點可能和過去的狹義微電網有差異:

1、控制律的變遷

從項目形式和關注重點來看,過去的微電網更多的是從電力系統的角度,強調分布式電源接入以后,微電網能夠實現系統的安全穩定控制運行,并且以“離網或者并網的方式運行。從概念上、系統架構和控制架構上,更像是一個大電網的縮小版。

但是我們認為分散式智能電網,其側重點,在基安全穩定的基礎上,更多的關注經濟性和互動性,也就是在電力價格信號和綠色電力消納的多目標下,如何最大限度的協調好負荷資源、儲能資源和分布式發電資源,實現“源網荷儲的最優互動,其視角從調度控制,過渡到互動協同,背后的系統控制律從指令式轉換到協同式、自律式、自治式,更多的體現分散特性。

2、實現“-用一體化的新型配電系統

分散式智能電網,需要更多的納入0.4kV以下的,大量分散式低壓側負荷資源(包括低壓側并網的分布式光伏資源),而且項目體量可能更為多樣化,不再是以較大規模的分布式能源項目為核心(MW級的光、儲項目)。

所以分布式智能電網的另一個可能特點,就是打通“-環節,將公共配電系統和用戶配電系統融合起來,從電力系統的角度它們本身就是一體的,只不過由于產權問題導致了人為的割裂。電網公司受制于管理邊界,用戶私有電力系統末端的負荷側資源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視與開發,而分布式智能電網則需要突破這一點,形成-用一體化的運營管理架構和技術架構。

五、分布式智能電網的邏輯內涵

如果說分布式智能電網的物理內涵,相較于微電網的區別還是比較牽強,那么其邏輯意義,我們認為與微電網相比就存在較大的差異了。

分布式的分布,不僅僅是空間上的分布,更重要的是在邏輯上的分布和聚合,產生出系統層面的更大價值。就像移動互聯網并不是簡單的“移動中的互聯網,而是通過聚合海量分散的C端用戶,產生UGCUser-generatedcontent),并形成Web2.0的商業價值。

如果說微電網是縮小了的電網,那么它本質上還是大電網的縮微版,那么分布式智能電網就是電網的新時代,參考Web2.0的UGC(用戶生產內容),我們不妨理解為用戶生產能源UGEUser-generated Energy)。

這個Energy,可以是分布式電力,也可以是柔性負荷,匯聚起來就是VPP的形態。因此,分布式智能電網的邏輯內涵,是把分散在電力網絡各個地方的小微資源,以信息流的方式匯聚起來,形成邏輯資源池,以虛擬電廠的高階形態,參與到大電網的運行中,并在電力市場中獲得相應回報。

六、總結

作為一個新的概念,分布式智能電網的概念和內涵,還有待進一步的分析、探討和實踐,期待分布式智能電網在雙碳和電力市場化的驅使下,發展得更好。
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
 — 走進中聯          — 業務領域          — 產品中心          — 電力工程          — 合作客戶           — 中聯服務          — 新聞資訊          — 加入中聯          — 聯系我們

 Copyright ?  2021   山東中聯電氣有限公司  All rights reserved     
魯ICP備2021038506號-1     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   淄博分公司

中聯電氣

有什么可以幫您?

中聯電氣

sdzldq@126.com

中聯電氣

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經濟開發區北區王徐路19號

高清性色生活片